
他,精神矍铄,朴实憨厚,乐观豁达,操一口略带南方腔的普通话,只要见上一面就会被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所吸引,长久难以忘怀;他,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虽已耄耋之年,但离而不休,心系学院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常怀着一颗知足与感恩的心对待生活与工作中所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为自己那壮丽人生画卷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绚丽灿烂的晚霞。这位可亲可敬、年高德昭的长者,就是音乐理论家,传统音乐学家,原48-365365体育投注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徐荣坤教授。
徐荣坤同志,1930年8月生,中共党员。音乐理论家,传统音乐学家,48-365365体育投注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离休,曾任48-365365体育投注作曲系副主任、副院长、学报副主编等职。曾担任学报编委和院学术委员会会员。曾兼任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歌集成.天津卷》执行主编;《中国民歌集成》总编辑部特约编审;曾任天津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等社会职务。
潜心学术研究 科研笔耕不辍
徐荣坤同志虽然已耄耋之年,但一直坚持音乐理论研究,近年来先后发表了《一本舛误甚多的谱例集》、《正声音阶的由来及其无穷的贻患》、《与崔宪先生再商榷》等数十篇论文;2008年曾遴选有关传统乐学方面的论文以《中国传统乐学探微》为名结集出版;编选《成人钢琴直通车》、《儿童钢琴ABC》、《中外钢琴名曲101首》等乐谱集,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作为执行主编,主持并编篡出版了《中国民歌集成.天津分卷》;作为《中国民歌集成》总编辑部特约编审,参与浙、苏、沪、闽、赣州、等省市分卷的编审工作。另外,曾陆续发表数十首歌曲,其中部分作品曾在全国或者省市范围内获奖。
关心学生成长 热爱关工委工作
徐荣坤同志积极参加学院关工委工作,是我院光工委“五老”成员,他非常关心大学生成长和教育,虽然科研工作比较繁忙,但是对关工委交给的任务每次都欣然接受并且认真做好准备。2014年曾被评为天津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在建国60周年之际,院关工委举办了“感受时代变迁展望未来之路”师生座谈会,徐荣坤同志与其他几位老同志一起与学生促膝谈心,用自己地亲身经历讲述了改革开放30年来天津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学生了解到天津市历史变迁、发展现状和规划远景,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徐荣坤同志先后应研究生部和附中的邀请,分别为研究生和附中学生作主题为“同均三宫是一种假象和错觉”和“民歌在流传时空中嬗变”的学术讲座,在专业理论上给予学生启发和引导。
建党90周年之际,他受院关工委之托,在学院“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的系列教育活动中,为学生作题为“我的人生经历与感悟”的主题报告会,用自己地亲身经历,教育青年一代要始终坚信党的正确领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志爱党爱国,永 远跟党走。
2016年9月6日,在第32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院离退休党支部与其他7个党支部在现代音乐厅联合开展了“老师,我爱你”主题活动。活动中,徐荣坤教授,回顾了他50多年来孜孜不倦的教书育人的经历,与党员们交流了如何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老师。徐教授恳切的教诲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感染年轻教师不断成长。
不忘初心 无私奉献
在徐荣坤同志参加工作以后的几十年里,帮助过的人、资助过的学生,已不计其数。“退休以后,我做不了更多的事,在学术上帮助学生,在物质上资助学生,能做点事我就会尽力去做,我们老两口每个月的工资过日子肯定有富余,剩下的就用来帮助那些生活上遇到困难的人,我觉得这样会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徐荣坤同志谈到,“参加革命工作初期几年的集体生活和所受到的教育,对我树立和坚持党的理想信念起到了重要作用,就是这种信念一直支撑着我走下去。”
作为一个耄耋老人,当然会考虑到今后老去的问题。对此他一直持比较理性的态度,他讲:“活着,就乐观地好好地生活;一旦去世,就将我的遗体捐献给医疗机构,就算是我一生对社会的最后一次奉献吧!”
坚定理想信念 永葆党员本色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徐荣坤同志能够按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能够客观、公正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理解、支持学院的工作,他高尚的人格与道德情操深得同志们的尊重和认可。
他自己常感慨地说:“我是党和新中国一手培养起来的音乐工作者,解放初的前几年,无论在哪个单位,都有许多幸福美好的回忆;我始终不断地得到从领导到基层群众的无数好人的帮助,是他们帮助我渡过了苦难;晚年享受离休待遇,在学院里也始终得到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关爱。因此,我常怀有一种‘感恩’之心,希望在有生之年还能尽些绵薄之力。”
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离休老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的彻底革命精神,感受到老一辈革命者崇高的精神境界,更彰显出我们最美天音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