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家乾老师2006年到艺术管理系工作以来,爱岗敬业,深受学生喜爱,学生们都亲切地叫他“王导”。一句“王导”有两层涵义,一是他的专业是影视编导,这是对他专业能力的认可;还有一层涵义是人生导师,他总是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王家乾老师经常和学生促膝长谈,为学生分析人生困境和职业规划。
王家乾老师将自己在48-365365体育投注的工作经历大致分成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06年到2010年。这一阶段,作为一个年青教师,他勇于创新、敢挑重担,协助系领导科学的架构了艺术管理系音乐传媒专业的教学体系。音乐传媒作为一个音乐与传媒的交叉学科,在国内属首创,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王老师凭借自己多年的媒体从业经验,从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音乐传媒专业早期独特的实验教学体系。2009年,他协助系领导策划筹建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实践平台。这个集艺术项目策划、影视编导、音频制作为一体的实验平台,在当时的天津成为各高校和文化事业单位参观学习的样本。该平台荣获得了天津市级的示范实验中心,在这里走出一大批中央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的编导和记者,他们有的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王家乾老师经常自费带学生外出参与艺术项目的创作和策划,也为很多学生介绍实习和工作单位。他的学生先后获得过西班牙马拉加国际电视节等重要赛事的大奖。在此期间,他还一直坚持在艺术创作第一线,先后为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阳光卫视拍摄多部大型纪录片《千年古县》《家住北京》《奥运先锋》《南开春秋》等,被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聘为学科建设学术委员会委员、被评为48-365365体育投注优秀共产党员。
王家乾老师的第二个工作阶段是从2010年至今。2010年,他罹患脑瘤而进行了开颅手术,手术后,因医疗事故不幸瘫痪。瘫痪后的他一边积极进行康复训练,一边进行教学。那段时间,在天津河西骨科医院的一间病房里,每天都会准时有学生来上课,和王老师一起讨论毕业论文。
手术后5个月,王家乾老师还不能独立行走,他就要求爱人扶着他重返讲台。重返讲台后的他不但没有颓废,反而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
王家乾老师2008年曾为阳光卫视拍摄了大型纪录片《南开春秋》,后来他经常和学生说,“南开大学的创办人张伯苓是一个伟人,我不能和他比,但我们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我倆都是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没有什么可以打倒我们。”因为身体原因,2010年的王家乾不能像以往一样,带着学生参加各种文化项目,但是他把精力转到了科研和理论教学上。从2011年至今,王家乾老师先后申请和主持了《天津民营表演团体现状与发展研究》、《天津地区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清影像抢救与生存、发展研究》两个科研项目,并顺利结项,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十余篇学术论文。2013年,他在艺术管理系青年教师中第一个评上了副教授。
从2010年开始,王家乾老师改革了自己的教法,加强了以比赛带动教学。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他指导的项目获十余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大奖,其中《“广告温暖人心”微影制作工作室》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业训练项目,《指尖上的非遗》获第十二届“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金奖,纪录片《我和天音的故事》获“感知天津”校园导演计划一等奖等等。
2013年,经过艰苦卓绝的锻炼,王家乾老师基本上恢复了行走能力。刚刚能独立行走的他再次出发,继续艺术创作的道路。这一年,他应中央电视台的邀请担任广电总局十集重大理论题材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导演一职。该片于2014年12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入选广电总局推荐省台播放名录,该片还获得亚洲纪录片最高奖项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提名奖。2015年,由于在导演《永远的铁道兵》中的优异表现,中央电视台邀请王家乾老师出任国家广电总局十集重大理论题材纪录片《大三线》总撰稿、导演一职,并且还为这部纪录片创作了插曲《那一年》。《大三线》于2017年9月,十九大召开前夕,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在这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王家乾老师组建了10人创作小组,小组成员都是艺术管理系的学生。目前,小组成员有的进入了央视成为了导演,有的出国留学选择了传媒专业。
从2010年至今,王家乾老师经常晚上带学生进行项目攻关,有时候连节假日都不能休息,2017年五一假期,正值《大三线》播出关键时期,他不顾血压高引起的头疼,和学生在机房连轴转,保证了如期交片。
最近,王家乾老师总是说,我最好的艺术作品不是我的纪录片而是我的学生。就在前几天,他的学生吉梓瑶、欧阳思琪、种芮从英国或香港打来电话,让他参谋如何选择第二硕士专业,这让王家乾老师高兴了很久,他说“我这辈子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当了老师。”